师大首页 |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传媒先锋 >> 正文

【“新传先锋”风采录】余梦雅:寻梦远方的“格桑花”
发布人:郁悦  发布日期:2016-04-18  浏览次数: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她,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既有着没有自信亮丽的外表,也有着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她,坦率、执著、自强、坚定,尽管没有远大卓越的理想,却有着一份永恒追求的“教师”梦想。她叫余梦雅,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播音主持专业一名“平凡又不平凡”的学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从小到大,能歌善舞的余梦雅一直是老师、朋友眼中的“文艺才女”,小提琴八级的她经常会在各种活动中拉上几曲。“高中时期我的文化课成绩不太好,因此老师建议我走艺术道路。起初我是打算选择音乐专业的,这样将来可以做一名音乐老师,但考虑到高昂的课程费用和自家的经济状况,最终我选择了播音主持专业。”说到这儿,余梦雅显得有些无奈。高二才学习播音主持的余梦雅并不是一位新手,早在小学、初中,她就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各类主持大赛,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填的全部是师范类学校,可能是心中的梦想驱使的吧。”2012年9月,余梦雅顺利考进安师大新传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成为了一名大一本科新生。初入大学的她,怀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参加了班委竞选及各种社团组织的招新。幸运的她成功当选了班级认证委员一职,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工作事项的不了解,在期末认证统分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化解班级同学对我工作的质疑,我重新梳理了一遍认证工作细则,并在本子上写下了同学们对认证工作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问自答。”说到这儿,余梦雅从抽屉中拿出了一个小本子,上面清楚地记着十几条黑笔写的问题。“从那以后,班里同学对我的态度友好了许多,对我的工作也给予了许多支持。”说完这句话,余梦雅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工作时需要严谨对待,但有时也不能缺少了人情味,余梦雅有个习惯,总喜欢在考试的前一天,在黑板上写一些“考试寄语”送给班级同学。在大三最后的一场考试前,余梦雅进行了一点“小创举”,她将班级所有人的外号写在了黑板寄语的下方。考试结束后,平日里冷清的班群突然热闹了起来,一条条写着“梦雅谢谢你”、“梦雅加油”的标语排队出现在群中。“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这三年的付出值得了!”梦雅欣慰地笑了笑。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坦诚对待每一个人,从班级认证委员到班级团支书,从普通话协会的理事到校社联组织部委员,余梦雅的一言一行,都被身边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为梦耕耘,收获知识与成长

    熟悉余梦雅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十分细致用心、刻苦勤奋的女孩。为了离自己的“教师”梦想更近一步,余梦雅从大一起就开始着手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经过日夜复习、不懈努力,终于在大二结束前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证书。“作为播音专业的学生,荣耀感和自卑感同时在我身上闪现。荣耀感来源于舞台上的追光和掌声,而自卑感来源于其他专业同学轻蔑而又无可辩驳的笑容。”为此,余梦雅常在课余时间窜到其它专业“蹭课”,她这一“蹭”,就是三年。她从书桌上拿出几本厚厚的笔记本,笑着说道:“每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做笔记,这么多课中,我最喜欢听王晓玲老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和张泉泉老师的《传播学概论》”。此外,善于总结的她,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周”时,都会将各学科的知识重点整理成文档,上传到班群中与同学分享。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还严格控制自己的生活支出,每个月的开销情况她都会一笔一笔地记在本子上。谈到记账,余梦雅说,一个月的生活费毕竟有限,父母挣钱也不容易,能省点就省点,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要用红笔强调出来,以告诫自己别乱花钱。付出了,总会有回报,大学期间,余梦雅,曾连续三年荣获校一、二等奖学金,先后被授予校“十佳志愿者”、“优秀团员”、校级“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这些在外人看来光辉耀眼的荣誉,对于余梦雅来说,都是过去的历史。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余梦雅说,愿千帆过尽之后依然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做好当下,顺其自然便好。

微不足道,但必手留余香

    “从小我就想做一名老师,记得幼儿园的时候,一回到家,我就喜欢把玩偶放在椅子上,摆成一排,手上拿着棍子,有模有样地站在前面扮老师。”或许是因缘巧合,出身于播音主持专业的余梦雅,在大二时正式踏上了下乡支教的道路,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第一次参与三下乡的暑期社会实践,余梦雅跟随郁悦、张虹老师带领的团队来到了一个皖北的小城——亳州市蒙城县,在那里,她成为了当地一所小主持人培训班的授课老师。连续十几天,当地气温始终维持在38℃上下,余梦雅忍着酷暑上街道发放问卷、宣传新媒体知识、走进特教儿童、开展“传媒素养普及培训班”义务支教、参加道德文艺汇演……在支教的过程中,她努力备课、用心教学,义务支教学生90余人,编写教案10余篇,并根据课堂上的反馈情况进行反复修改。余梦雅不仅将本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巧妙编排,为了开拓乡村孩子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她还将小提琴融入进自己的课堂,一曲《瑶族舞曲》,美妙悦耳,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沉醉于其中。每天晚上,余梦雅总会贴心地为熬夜写稿的采访组伙伴们冲泡奶粉,“写稿特别辛苦,我身为同伴,至少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说到这儿,余梦雅会心一笑。除了这些,余梦雅还组织援建了“传媒爱心书屋”,同行的老师、队友们共同为蒙城特教学校的学生和支教当地的留守儿童募捐各类图书500余本。“第一年支教后,我对蒙城产生了感情,心里常记挂着那些孩子。”于是,第二年,她再次来到了蒙城。在这次的支教中,一个小男孩给余梦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我教孩子们唱歌,一个小男孩羞涩地举起手说,‘老师,我想唱《世界真美丽》,这是您去年教的’,说完,他匆匆跑回教室,拿出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我去年的课堂笔记,当时我的心里暖暖的,充满了感动。”随后,在去年的2月,大三的她,利用周末和寒假在芜湖市区接了两份艺术支教的工作。“当时的芜湖正值隆冬,天空纷纷扬扬飘着大雪,我迎着寒风,赶赴在上课的路上,冻得直打哆嗦。”从凤凰美食街的汇金广场到绿地镜湖区文化馆,每天余梦雅都得转两趟公交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前往支教地点。而当时居住在租用的商品房,没有床更没有洗澡的地方,连续整整一个月,每天晚上她只得将就着睡在两床垫被临时搭建的地铺上,昏昏沉沉地入眠。一个飘雪的清晨,由于天气恶劣,平日里三十多人的班里只稀稀拉拉来了八个学生。然而前一天晚上受了寒发着高烧的余梦雅,依然支撑着瘦弱的身体,认认真真地为孩子们上完了课。“也许你曾经一个小小的行为,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发展方向。而我作为一名乡村支教老师,需要坚定孩子们的成长底气。”余梦雅坚定地说,她无论如何不能辜负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

    “春天到了,听说西部的格桑花开了,我真想去看看!”明年,余梦雅将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奔赴四川支教,她将带着她心爱的小提琴漂过那巴山楚水,让琴的歌声回荡在美丽的山川里。谈起未来的支教生活,余梦雅表示自己十分憧憬,“大山的日子里,我想写本‘蜀余日记’,‘蜀’是遥远的川渝腹地,‘余’则是我,它就是一本‘属于’我自己的支教记录。”这就是余梦雅,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多才多艺、勇逐梦想的快乐女孩。(新传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文/张婧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