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新传学子看安徽“融长”】杨方国:我家“大门”常打开
发布人:马星宇  发布日期:2019-07-27  浏览次数: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中午十二点钟不到,杨方国又迎来了一批来自上海的客人。等到客人们品尝完地道的畲族农家美食之后,杨方国又和导游一起给客人们分配房间、解答疑问。等到这些都结束,已经是中午一点多钟了,杨方国这才抓紧时间吃上一口热饭,吃完饭他又要进入新的工作状态:和南京的旅行社进行下一轮的工作对接。

      杨方国的家位于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村:毗邻浙江,位于省界,自然风光优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一辆辆大巴车穿过弯弯绕绕的沿山公路,把一批又一批的江浙沪游客带到这个皖浙交界的小村庄。杨方国看准时机,在完成自己身份嬗变、创业致富的同时也促进家乡旅游产业的“破”与“立”,推动了小村庄与江浙沪地区的交流与碰撞。

“无论是做砖瓦工匠还是农家乐老板,都要诚信”

      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杨方国表示:“虽然劳累,但是很充实。现在的幸福更是当初做梦都想不到的”。

      泥瓦匠出身的杨方国,深知生活不易、奋斗不止。在杨方国看来,做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早期作为砖瓦匠的杨方国因为手艺精湛、认真负责,很快变成了周边抢手的手艺人。最忙的时候杨方国带了四个徒弟,虽然工作辛苦,但日子却没有太大起色。

      2010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小村庄吸引了越来越多操着江浙沪口音的外地人前来游玩、住宿。精明能干的杨方国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将自家的老房子重新翻修、粉刷,农家乐“蓝海农家”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建立之初的蓝海农家有六个客房,能同时接纳十几位客人。于是,杨方国成了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带头“立”起了旅游致富的大旗,也完成了由砖瓦工匠到农家乐老板的身份转变。

      2012年,宁国市顺应生态旅游发展大趋势、依托长三角的出游市场,开始打造“皖南畲族风情旅游区”的品牌形象,着力创建宁国市畲族风情园。借着这个契机,杨方国也加快了农家乐的发展进程。一家人先后投资一百多万,扩大了客房、食宿规模,新建了茶楼、舞厅、KTV等娱乐设施。新的尝试给杨方国带来了可观的受益,最忙的时候一个月的纯利润已突破五万元,主打休闲养生理念的小木屋更是供不应求。

      从早期由自家老屋改造的6个房间十几张床位到如今的27个房间58个床位,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杨方国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搭建起了一条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致富大道。

“不能靠天吃饭,主动作为才会有另一番天地”

      “一头连着山寨,一头通向田野”,是传统畲族歌曲里展示的古老畲乡。随着国内区域旅游的蓬勃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古老山寨日新月异,变成了“一头连着一体化发展快车道一头连着旅游致富路”的省级旅游示范村。

      跟现如今千秋村农家乐的相对专业化、规模化不同的是,刚起步的时候,千秋村农家乐规模小、形式“散”。创业之初,杨方国接待的大多都是“散客”。这类游客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程度都很高,也给杨方国的经营带来了一些困扰。一到旺季,店里人手不够不说,自家的房间也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一起来的一批游客往往被分配到几家不同的农家乐分散居住,给客人们带来的旅游体验并不好。这些问题在随后农家乐“扩容”发展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淡季的时候,“人少生意做不起来”,往往店里就进入到半歇业的状态。如何改变“靠天吃饭”的经营模式,使得产业化链条更加完整、游客规模扩大化稳定化是杨方国和他的乡亲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问题到了2017年才逐渐有了答案,云梯畲族乡千秋村农家乐行业协会进行了换届。经过选举之后,杨方国正式成为新一届农家乐行业协会的会长。

      聪明能干的杨方国深谙不破不立、不等不靠的道理,带领协会积极配合政府对外宣传推广的同时,专门成立营销部,设置业务代表与江浙沪地区大大小小的旅行社进行对接,真正地打破了原有“靠天吃饭”、以散客为主的经营模式。

      自此,满载着江浙沪游客的旅游大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通往畲族乡的沿线公路上。从打破到创立,杨方国带领乡亲们主动寻求与江浙沪的融合之路,也缔造了“组团”加上“散客”的游客接待模式。

“无论什么身份,都是为了千秋村的发展”

      在千秋村,让杨方国感到骄傲的屋子有三间:一间是自家建造的好评如潮、供不应求的致富“小木屋”,而另两间则是位于村委会的农家乐行业协会会长的办公室和“山哈”义警执勤室。

      “山哈”是畲族的总称,意思是大山里的客人。没有警察的待遇,却有着相同辛苦的工作内容。在杨方国看来,“山哈”义警的工作就是“维护一方平安,保护客人安全”。自从今年三月份“山哈”义警设置以来,从日常巡逻到游客们“鸡皮蒜毛”的纷争,从例行检查到大型活动秩序维护的现场,都能看到杨方国的身影。

      与义警的工作内容相似,大多时候行业协会会长的工作同样繁琐且重要。小到每一家会员的会费缴纳、民族服装的补贴,大到资源整合、与外界的对接推广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与监督实行,都需要杨方国一一过问。

      工作辛苦却分文不取,在换届之际,作为会长的杨方国就和另外几位理事讲好:干好工作但是绝对不能收钱。“我是一名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况且我自己也是因为农家乐富起来,我也要促进更多的乡亲们致富,只想为千秋带来繁荣”。

      在杨方国看来,干好这些工作是一件理所应当并且互惠互利的事情:自己很幸运地成为了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乡村旅游繁荣的受益者,也很荣幸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者。

      在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先锋网上,杨方国的相关信息上写道:“坚持党的原则,在农家乐发展中起到带头作用”。现年49岁的杨方国,既是农家乐“蓝海农家”的负责人,又是千秋村农家乐行业协会的会长和“山哈”义警队长。

      于多重角色转变之间,完成身份嬗变、促进家乡旅游产业的“破”与“立”。杨方国敢于打破原有禁锢,在享受着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用自身努力促进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文/丁立群 刘宇红  图/王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