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传媒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 ——新闻与传播学院赴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开展活动对接会暨本科生支部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人: 编辑:马星宇 预审:吴青山 终审:张师帅发布日期:2025-07-01  浏览次数: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6月27日上午,学院党委书记张师帅率学院各本科生党支部支委和党员代表与红忆时光旅游创意工作室团队走进中分村,开展“传媒赋能乡村 青春助力振兴”活动对接会暨本科生支部共庆 “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七一主题党日:红绿蓝”交织,传媒赋能乡村

村口“绿茵”繁茂的“将军连理树”见证和承载了中分村悠久又厚重的红色文化历史,中分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赵华杰早早地在村口等待,师生一下车就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连理树不仅寓意谭震林将军率领的红四军‘繁昌保卫战’的红色文化,‘连理、连理’也更是代表着中分村和睦美好的人情。”随后,赵华杰带领全体人员参观了新四军支队司令部旧址,在历史遗迹中感受“红色”文化的厚重底蕴。在司令部旧址,大家围坐一堂,支部书记刘熠、李梦圆,马星宇依次于现场开展微党课,结合革命历史与乡村振兴战略,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教育课。在乡村振兴与美好乡村建设实地考察环节,赵华杰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分村的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现状,切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蓝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后续传媒赋能项目积累实地认知。

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绿色山水为依托,以蓝色产业发展为引擎,中分村近年来获得了相当的村收入和各项荣誉、村民的幸福感指数持续上涨,与此同时,红绿蓝三种颜色交织描绘出一幅绚丽的乡村振兴图景。

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传媒赋能乡村 青春助力振兴”暨红忆时光旅游创意工作室团队项目工作对接座谈会在中分村党群服务中心拉开帷幕。孙村镇党委组织委员伍枝俊首先致欢迎辞,他热情赞扬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团队前期为宣传中分村、活化红色资源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并表示镇党委、政府将全力支持校地合作项目,期待团队继续发挥专业特长,为中分村文旅融合与全面振兴注入更澎湃的青春动能和创新活力。随后,中分村党总支副书记徐成龙详细介绍了村庄的现状、产业发展格局及未来规划,重点分析了红色文旅、生态农业和休闲度假的优势与挑战,为传媒赋能项目的深化指明了方向。

座谈会现场迎来了令人瞩目的环节——团队精品短视频展播。大屏幕上,“红忆时光”团队倾力打造的系列短片逐一呈现。镜头语言生动讲述着谭震林将军的红色传奇,以独特视角展现中分村的青山绿水和古朴风貌;饱含温情的画面记录下银龄老人的灿烂笑容、鲜活的乡村民俗与志愿服务场景;充满活力的镜头带着徐书记一起“抖”起来,展现其蓬勃朝气。这些题材丰富、制作精良、情感真挚的作品,将中分村的“红”“绿”“蓝”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与会者直观感受到传媒力量在塑造乡村形象、传播乡土文化方面的巨大价值,现场反响热烈。

紧随展播,项目负责人、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团支书马鑫瑶代表“红忆中分光影赋新篇”小分队进行了工作室阶段性工作汇报。马鑫瑶首先介绍了由15名跨专业、多才多艺学生组成的团队核心,包括擅长策划与影像叙事的她本人以及摄影摄像剪辑全才李杨可心(其主导的“银龄写真计划”深受村民喜爱)。她说,团队成员在各类竞赛和实践中锤炼的执行力、创新力与协作力是项目成功的基石。谈及选择中分村的缘由,她深情指出,这里厚重的红色底蕴(14处省级文保单位)、优越的区位优势(繁昌慢谷核心区)、丰富的文旅资源,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面临的创新活化红色资源、提升传播力的迫切需求,正是新传学子施展才华、贡献力量的热土。

马鑫瑶用数据展示了团队扎根中分的丰硕成果:运营村社媒账号,累计创作发布40余条原创视频,全平台播放量突破50万次;项目成果获得中国青年报、中国网、安徽日报等各级主流媒体累计9次报道,显著提升了中分村的知名度;团队还围绕中分素材积极参与9项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反哺实践。她分享了团队在实践中摸索出的高效协作模式——“中分工作法”,确保了项目高效运转。展望未来,她提出团队将围绕三大角色深化工作:向外成为实践者,深化区域联动,建立“中分村-周边村落月度交流会”分享经验;向内成为引领者,孵化本土人才,重点培训电商运营和民宿管理技能,升级“红旅文化小导游”计划吸纳本村青少年;向己成为研究者,系统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编撰《中分村乡村文化传播与活化实践指南》。汇报尾声,马鑫瑶动情感谢了中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特别提到赵华杰书记、徐成龙书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如关心视频流量、提供交通便利,以及学院领导老师提供的坚实平台与后勤保障,表达了团队与这片土地和乡亲的深厚情谊及继续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汇报内容详实,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的专业素养与乡土情怀,赢得全场掌声。

汇报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工作室成果、合作成效及未来计划展开了热烈交流研讨。大家就如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传播形式、提升短视频引流效果、促进农文旅融合、助力村民技能提升等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现场气氛融洽而务实,进一步凝聚了深化合作的共识。

张师帅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向孙村镇党委政府、中分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表达了衷心感谢;他高度肯定了“红忆时光”团队前期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展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称赞他们真正将专业知识写在了乡村大地上。张师帅对马鑫瑶汇报的未来规划表示赞赏和支持,并强调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与项目对接会的结合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与生动的专业实践的完美融合。他对未来合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团队深耕中分,将规划转化为行动,产出更多精品;二是希望深化校地合作机制,推动项目常态化、品牌化,形成可推广经验;三是希望同学们珍惜实践机会,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传媒青春之笔续写中分村更绚丽的振兴篇章。

座谈会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合影留念中圆满落幕。镜头定格了校地携手、青春助力的生动画面,也预示着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的合作将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共同谱写“红”“绿”“蓝”交织的乡村发展新乐章。

据了解,红忆时光旅游创意工作室团队于2025年春季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成立,辅导员马星宇带领学生在中分村开展“银龄写真计划”时和中分村驻村工作队赵华杰一拍即合,随即就在学院团委的支持下整合各年级各专业优秀学生组建了工作室,并于5月申报立项了大创项目。4个月以来,工作室积极开展校地合作,用创意的片子、扎实的稿子、创意的点子使中分村的山水更“绿”了、中分村的文化更“红”了,中分村的产业更“蓝”“了。(马鑫瑶、林静)